查看原文
其他

5年了,再也没人说他油腻了

请叫我苏格拉图 正點观影 2022-03-17

一档访谈节目能播六季,这对极力追求新鲜感的当下来说是少见的。

上个世纪90年代,央视推出了一档访谈节目《实话实话》,新颖的内容、诙谐的形式,再加上应景的话题,让这档节目火遍了大江南北。
各大电视台随之模仿,推出了自己的访谈节目,一时间,访谈节目成了电视台的香饽饽。

进入21世纪,访谈节目更是如同神仙打架般内卷起来,《超级访问》《鲁豫有约》《杨澜访谈录》《可凡倾听》等节目出现。在那个资讯还不够便捷的时代,它们是观众了解名人八卦的渠道。

《鲁豫有约》

可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名人的八卦早就被摆在网上,特别是有了微博后,名人可以直接跟粉丝互动,观众对传统访谈的依赖不如从前,明星也不需要再通过访谈给自己宣传。

再加上大多数访谈面临同质化的问题,传统的一板一眼时刻要护着明星的访谈节目,早就被观众看腻了。除非是独家请到自己的偶像,否则观众都不会关注这个节目。慢慢地,曾经各大电视台的招牌节目都面临停播的窘境。不少曾经知名的主持人,都转战网络,寻找更刁钻的专题,更为个性化的采访方式。

易立竞便是其中一位。2013年,曾是知名媒体人的她与爱奇艺共同推出了一档《易见+》。犀利的问题,将名人们羞于表达的一面给挖掘了出来。之后的《易时间》《立场》和《定义》,更是让易立竞成了当下最能给观众挖料的主持。以前是冲着嘉宾看节目,如今变成了冲着主持。

《立场》

同一时间,还有一档新冒出的访谈节目受到关注。自2016年开播以来,主持人就没少被骂。大家说他油腻、装模作样、不说人话......所有的矛头都在指向他不会聊天。有意思的是,他自己也承认,但他似乎不以为意,继续走着那条老路。在别人的节目被迫收官时,最不被看好的他,竟然做到了第六季。

我以为,节目之所以能持久,可能正在于它......

从来没有火过。


十三邀·第六季


仿佛第五季才刚结束,许知远就又开始第六季的拍摄。

与别的访谈节目不同,《十三邀》像一部人文纪录片,处处体现着导演的意志,各种时空错乱的剪辑,让观众很难猜到节目的路数。

常见的访谈节目都会邀请有流量的嘉宾,《十三邀》当然也有这么做:

五条人、张亚东、郝蕾、姜文、张艺谋......这些自带流量的名人都上过《十三邀》。比起别的场合,他们似乎更自在,也更敢说,而且更显深度。无时无刻不在上价值的许知远,多少感染了对面的嘉宾,让他们“风雅”起来。在这个节目,你可以大胆地聊如哲学的务虚话题,嘉宾在这里都可以畅所欲言。

仁科真的很爱看书

除了邀请名人,这个节目还会邀请各种冷门人物。不少领域的学者,都会被许知远邀请。你很难想象,现在还有一档网综会邀请学者来谈经论道。知识分子气,终究是《十三邀》的底色。

大历史学家许倬云也上过《十三邀》

本季第一集,就是一位大学老师:刘擎。自去年的《奇葩说》以来,刘擎不可避免地成了一名网红级学者。在节目的热度下,刘擎接连推出的几本书,个人办税也水涨船高。

面对忽如其来的名声,刘擎曾用哲学家马库斯·加布里埃尔的案例辩解道:“流行并不注定流于肤浅。严肃的哲学家依然可以吸引广泛的读者而无须变得圆滑或肤浅。”


面对《十三邀》的镜头,刘擎似乎没有丢下学者的本分,“时代精神”“人类命运”等话题,接踵而至,第六季一开局就拔高到人类存在的维度。


这场高纬度的对谈,不管是信息量密集度,还是难度上,每句看似随口说出的话,都需要消化好长时间。等你赫然醒悟,你会发现这些话是如此一语中的。

谈及年轻人不爱社交的“社恐”心理,刘擎理解道:

年轻人自己呆着是一种安全感,在这个空间里,年轻人是自由的,可以把控自己的生活。这种方式可以给年轻人一些安定感,存在变得真实。


面对生活中道理的失灵,刘擎这么解释道:

知道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,因为这些道理不是你自己的道理,不是你的阅历。成年需要阅历,早慧代替不了阅历。


面对当下社会达尔文主义大行其道,刘擎担忧道:

它是背离中国文明传统的,我们提倡美美与共各美其美,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,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已经过时了的被当代西方人鄙夷的西方思想,是被抛弃了的糟粕,如果朝那个方向走,就是一种倒退。


每一段话单独拿出,似乎都是金句,给人一种智力上的快感。


两者独特的精英视角下,时刻流露出对时代的体恤。表面上是综艺的主持人,但熟悉许知远的人都知道,他是个知识分子。


《十三邀》除了采访浮华的娱乐圈和商圈,居庙堂之高的学术圈外,还会把目光聚焦于平凡如你我的人。


第二期节目采访的是《我的二本学生》的作者,黄灯。


某个意义上,二本和专科学生是个与北大毕业的许知远无关的群体,他们并不是社会的精英,但也说不上社会的底层,夹在中间的他们,既不够优秀,也不够惨,时常是被社会忽视的群体。


有一位老师能写这样的书,且有媒体肯听她聊学生的故事,对于彼此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。


第二期节目最触动人心的无疑是学生们写的作文,有人甚至把自己形容为“工业废水”。不被需要,极力被嫌弃,一个无比残酷却又精确的譬喻刺痛了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神经,也许这群孩子需要被给予更多的关怀。



许知远这次彻底扮演着聆听者的角色,更能够共情对面坐着的嘉宾,如果放在第一季,也许他还做不到。随着节目季数的增多,许知远确实变了很多。要知道,许知远曾经是多么的愤怒。

犹记得2015年时,许知远获得了中国青年领袖奖,然而他对整个奖项并没有太多感恩,而是选择“砸场”。他在发言中提到:“不能假装微笑。要对这个世界保持愤怒啊。我们已经陷入了一种假装点赞的习惯,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。”


愤怒,才是曾经的许知远。这样一个性格的人,从小众文艺圈走向幕前,必然会引起争议。


2017年,《十三邀》采访了《奇葩说》的马东,该节目把许知远推向了风口浪尖。要知道,当时正是《奇葩说》这个节目如日中天的时候,可许知远无不掩饰自己对这种闹腾辩论的不信任。


面对马东,许知远同样不掩饰他的“偏见”,称马东其实是在“旧瓶装新酒”。


最后还发展到对时代粗鄙化的指控。马东对于这个“穷追猛打”的主持人没办法了,只能说出类似“我们都是殊途同归的陌生人”的话。



节目一出,自然惹怒了《奇葩说》的粉丝,针对许知远本人的攻击铺天盖地,当年还冲上了热搜。不过许知远似乎不以为意,继续穿着拖鞋,蓬头垢面地采访着下一个人。

严格来说,许知远是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,按他自己的说法,做这档节目更像是满足他个人好奇心的举措,而观众关心的问题,许知远很少去了解。《十三邀》在这个意义上是自私的。


而正是因为这份自私,节目反而显示出人格化。


有时候《十三邀》镜头并不回避许知远语塞的尴尬,也不会淡化他在与不同对谈者交流时的直接反应,甚至还会加入团队成员对许知远的批评和意见。



嘉宾形象树立之余,许知远的形象则更突出。观众一集一集看下来,也许最熟悉的反而是许知远这个自恋的家伙。


随着《十三邀》季数的增加,从第一季的8.4分,到上一季的9.0分。分数在不断提高,许知远找到了自己的核心受众。好评多了,可能是源于那些不喜欢的人被过滤,所以负评少了。《十三邀》的不温不火让它走到了第六季。


且看如今的许知远,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个过度娱乐化的时代。前段时间,还因为在《吐槽大会》上有文化的吐槽被送上了热搜,赢得一片好评,这也许是许知远当年不可能想象到的事情。


面对此情此景,许知远当然也有困惑。他现在所做的,似乎与他知识分子的身份有所冲突。毕竟在名利场扎得过深,很可能没法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。

在本季《十三邀》一开始,他就与刘擎说道:“开始怀疑自我的狭隘,是不是高估了知识分子的角色,甚至开始对知识分子这个身份感到困惑”。

刘擎还问许知远道:“
《十三邀》是创造一个文化商业品牌吗,还是在做一个知识分子?”许知远陷入了沉默。


对他来说,5年下来,《十三邀》已经成了他自身的一部分。这话看似是在重视这档节目,但换句来说,许知远对这个节目并没有那么上心。


因为他本来就是个随性的人,根本没有长远规划。5年下来,很多疑惑依旧在,同样在一遍一遍地抛向被采访者。某个程度上,许知远还是曾经那个许知远,《十三邀》携带着这份困惑摸着石头过河。

在这个意义上,《十三邀》始终是一档真诚的节目,他从来不怕在观众面前显示自己的笨拙。这颗充满疑惑和好奇的心灵,终将会继续跟这个时代发生碰撞。

如果哪天许知远真把种种困惑解答了,也许《十三邀》将会完结。而在这之前,这档节目对许知远来说,就像我们所有人一样,不可辜负。


撰文:请叫我苏格拉图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

第五期正點观影神算子大赛之元旦档
你猜票房,我送好礼
总共110份好礼等你拿
三道问题,三重中奖机会
请戳这里参与


扫码添加正點君微信,加入官方影迷群。
每周五晚团建之夜,各种福利限时掉落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